<<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是德國股神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最後一部作品, 全書充滿了對股市本
質的洞見. 如前言所說的「讓他高興的不是在投機中獲利, 而是證明自己的觀點正確. 他自信地
稱自己為投機人士
, 對他來說, 投機是對才智的挑戰.」應該是這種完全發揮投機的天賦並樂在
其中, 讓他有如此的成就, 就跟傑西.李佛摩一樣成為投機史上的傳奇. 誠如蔡詩萍在推薦序中
提到的 「科斯托蘭尼說『投機是藝術, 不是科學』提醒了我們, 投機不完全靠運氣與膽識, 一
門『藝術』要玩得出色, 長期投入是必要的, 樂在其中是必要的, 熟稔專業技巧是必要的...」在
接下來的這幾篇文章將擷取本書中的個人認為精彩的部分進行介紹.

投資者與投機家

投資者買股票押寶在績優股, 涵蓋各行各業, 涉及多個國家, 長期投資對短期的指數漲跌不感興
趣. 今天最大的投資者是美國和英國的退休基金管理機構. 投資者不會在短期內成為百萬富翁,
但長期來看卻會累積出巨額財產. 而科斯托蘭尼也建議讀者應該加入投資者的行列, 因為平均
來說, 投資者的表現最好, 而投機家只有少數是贏家

投機家是有遠見的戰略家, 他有以下幾個特點:

1. 他對各種新聞都感興趣, 但不會對所有新聞都反應. 只有當消息影響深遠, 動搖了預測基礎,
     推翻原來的假設, 才會重新規劃.

2. 投機家不在意細微的指數波動, 他只跟隨趨勢.
3. 有遠見的投機家密切注意各種基本因素, 如金融和貸款政策, 利率, 經濟擴充, 國際局勢, 貿易
     收支, 經營報告等, 不會受到次要的日常新聞影響.
4. 他制定周密的計畫和策略, 根據每天發生的事件進行調整. 總而言之, 投機者有想法, 不管正
    不正確, 畢竟是個想法, 這是投機家和證券玩家的基本差異.
5. 投機行徑就像一段危險的航海之行, 航行在發財和破產之間. 大家需要一艘適合遠航的船和
     一位聰明的舵手. 這艘船指的是資金和耐心及堅強的神經. 至於誰是聰明的舵手? 當然是經
     驗豐富, 能獨立思考的人.
 
「證券投機家這種職業, 一方面像新聞記者, 另一方面又像醫生. 投機家像新聞記者一樣, 靠著自
己追蹤收集來的新聞維生. 然後又必須像醫生一樣, 作出診斷. 診斷最重要, 沒有診斷, 醫生就無
法進行治療. 投機家必須仔細研究世界經濟情勢, 利率和財政政策等狀況, 得出全貌, 作出診斷,
接者才知道如何進行投資.
 
但有一點, 投機家和新聞記者, 特別是醫生這種職業, 是有所差別的. 任何學校都教不出投機家,
他的工具, 除了經驗外, 還是經驗.

成功的投機家在一百次交易獲利五十一次, 虧損四十九次, 他就靠這差數維生.每次交易上的虧
損, 同時也是經驗上的獲利. 只有仔細分析失敗, 才能從中獲利. 況且, 虧損嚴重的投機活動要比
獲利的投機活動, 更值得分析, 這是本質問題.
 
如果誰學了經濟學, 而想進入證券市場, 就必須把之前學過的東西徹底忘掉, 因為這是一種負擔.
經濟學家連預測經濟發展的趨勢都告失敗, 又怎能預測證券交易?」

其實, 科斯托蘭尼建議進入證券市場前, 必須把學過的經濟學忘掉, 跟前面所說的要關注金融和
貸款政策, 利率, 經濟擴充, 國際局勢, 貿易收支等這些總體經濟的內容是矛盾的. 沒有基本的經
濟學基礎如何依據前述的這些總體經濟數據做診斷? 因此, 個人覺得應該是只要把握住經濟學
的基本精神就好, 不要執著甚至拿來預測經濟發展的趨勢就好.
 
股市的本質
 
「維加在<<混亂中的混亂>>一書中書寫十七世紀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的真實情景, 書中描述
投機活動和證券交易所至今依然不變的機械性. 和當時一樣, 今天導致行情漲跌的, 還是幻想,
鬱悶, 樂觀, 悲觀, 驚喜或信念, 希望和害怕, 期待和失望, 錢或債務. 從這一點來看, 即使電腦和
網路也未改變任何東西, 投機的背後總是躲著一位優缺點兼備的人. 」 這段話說明了從古至今
股市的起起伏伏, 總是反應了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另外, 科斯托蘭尼也對股市跟經濟的關係, 做了個很生動的形容

「有一個男子帶者狗在街上散步, 像所有的狗一樣, 這狗先跑到前面, 再回到主人身邊. 接著, 又
跑到前面, 看到自己跑得太遠, 又再折回來. 整個過程裡, 狗就這樣反反覆覆. 最後, 他倆同時抵
達終點, 男子悠閒地走了一公里, 而狗跑來跑去, 走了四公里. 男子就是經濟, 狗則是證券市場.」
 
並說外行人總是認為證券市場是經濟的溫度計, 其實證券市場無法顯示當前的經濟狀況, 也預
測不了未來經濟的發展趨勢.  並認為從長遠來看, 經濟和證券市場所的發展方向相同, 但在過
程中卻有可能選擇完全相反的方向.  這也說明的基本面可以當作股價高估或低估的基準點來
參考, 但短期不一定完全反應基本面, 過度反應或反應不足都正常的. 也才有李佛摩說的「市場
永遠是對的, 不要跟大盤爭辯」這種睿智的話.

指數有什麼道理
 
「每天證券評論員都費心解釋當天指數的變化, 然而影響指數上揚或下跌的因素卻難以勝數. 對
投機人士來說, 這些評論完全多餘, 而且毫無用處. 專家引用報章評論, 尋找合乎邏輯的因素, 但
證券市場有自己的邏輯, 和普通消費者的邏輯沒有什麼關係. 證券市場像漂亮的女人或天氣一
樣任性, 擅長利用各種光怪陸離的魔術吸引獵物. 我建議大家應該冷靜, 不要在意證券市場喜怒
無常的脾氣, 尤其不要為此尋找合乎邏輯的解釋. 從短期至中期來看, 絕對不是好的股票一定看
漲, 不好的股票肯定下跌, 情況可能完全相反. 但只有需求大於供給時, 才會在證券市場中看漲,
這是證券交易邏輯的唯一條件.」

這段話說明了不需要去聽分析師解釋每天股市漲跌的原因, 因為那沒有用, 原因是影響的因素
太多了, 怎麼講都對, 但也只對一部分. 下次這一部分原因就算發生, 其他因素也不一樣, 產生的
結果不同, 用處當然就不大了. 分析師必須要解釋, 因為那是他們的工作. 我們不需要解釋, 我們
只要根據市場的訊號進出即可, 不需要去解釋為什麼.
 
而科斯托蘭尼也說他一直記住這條準則, 「一切取決於供給和需求. 我全部的證券交易理論都
以此為基礎. 」而這個事實, 每個證券交易人士都須銘記在心, 否則就不會明白, 「為什麼有時
指數會出現完全不合邏輯的波動. 分析發展趨勢時, 應對各種影響因素進行評估, 並要能看出未
來的供需情況.」
 
行情上漲的秘密
 
「 貨幣對市場而言, 就像氧氣之於呼吸, 或汽油之於引擎一樣重要」
 
科斯托蘭尼認為所謂趨勢就是貨幣加上心理, 「當兩個因素都呈正面時, 股票指數才會上漲;
兩個因素都呈負面時, 指數就會下跌.如果一個呈正面, 另一個因素呈負面, 發展趨勢就會持平.
結論是, 如果大小投資者願意, 但有能力買股票, 指數就會上漲. 他們願意購買股票, 是因為他
們對金融及經濟形勢抱持樂觀看法; 他們購買股票, 是因為口袋裡有足夠的資金, 這就是行情
上漲的全部秘密」

其實這段話也是需求的基本定義有意願且有能力購買, 當投資大眾有需求就代表有意願且有
能力購買, 行情自然上漲.
 
而且對中期證券市場而言, 「貨幣比想像力更具有決定性作用. 如果貨幣因素是正面的, 那麼到
了一定時候, 心理因素也會變成正面的. 」
 
「如果有很多剩餘資金留在金融機構內流通, 據我的經驗, 這些流動資金的一部份最晚會在九到
十二個月之後, 便會進入證券交易市場. 此時大多數的投資者對股票仍持負面的態度. 在此階段,
第一批的買進交易遇到的是完全淨空的市場, 這時指數開始上漲. 上漲的指數使大眾對股票產生
興趣, 於是繼續出現買進交易, 吸引新的買主, 如此循環不已. 股市評論家和分析家總能為行情
上漲找到原因, 因為經濟面從來不是全黑或全白的. 如果無法說明當前的經濟現狀, 必定會用未
來的正面發展來解釋上漲趨勢. 接著, 正面的評價逐漸改變大眾的態度, 貨幣不斷流向股票市場,
使行情繼續看漲.
 
反之亦然, 如果貨幣因素是負面的, 大眾的心理狀態在九到十二個月之後也會轉成負面狀態,
即使經濟第一線的消息仍相當正面, 如果沒有新的資金, 行情還是無法上漲. 如果大家期待的
指數上揚沒出現, 第一批人就會失望地退出股票市場. 第一批賣出交易把指數壓低, 引發進一步
的股票出售, 如此循環下去.」

這段話說明了為何會有「無基之彈」這種資金行情的情形發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