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路線的第一條: 以福祉為出發點的功利主義.
 
功利主義
 
首先, 所謂 「功利 (utility)泛指一切能添樂減苦之事物.」「功利」這個詞感覺有點負
面, 經濟學上將utility翻譯成「效用」 , 感覺較客觀中立. 這邊我們還是使用原翻譯, 但
大家不需要負面解讀.

邊沁 (Jeremy Bentham, 1748~1832年) 創立的功利主義, 主要論點為: 「道德的最高
原則就是幸福的最大化, 就是追求快樂扣除痛苦的最大總和.  凡是能把功利最大化的,
就是正確之舉.」
而此最高道德原則來自以下推理: 「人都受制於苦樂之感, 苦與樂是
我們的『主人』, 主宰我們的一言一行, 決定了我們什麼應該什麼不應該.對錯的標準
是『綁在苦樂的王座』之上」.
 
對功利主義者而言, 功利最大化不僅是處世準則, 也是立法準則.  政府在立法跟施政的
考量, 應盡可能為社群全體帶來最大幸福.  何謂社群? 所謂的社群是「假想的團體」,
是組成個人的加總.  公民與立法者應該問自己: 「把政策將帶來的所有好處相加, 再扣
除所有代價, 會比他種做法帶來更大幸福嗎?」
 
邊沁甚至認為「如果有人打算反對功利原則, 一定會不自覺地從功利原則本身去找反
對理由」
他認為所有的道德爭論在某個層面, 爭的都是功利原則如何應用. 功利原則
是道德爭議的唯一立足點.
 
這樣的主張帶來二個主要的反對理由:
 
1. 個人權利
 
許多人認為, 功利主義的最明顯缺失就是不尊重個人權利, 只關注增樂減苦的總和.  
其實功利主義也是看重個人的, 只是看重的方式不同, 它把所有人的偏好都計算在內,
以求無一掛漏. 
 
但按功利主義邏輯推演下去, 是有可能會允許損人尊嚴的待人方式的. 例如: 古羅馬
在競技場把基督徒拋給獅子當成一種大眾娛樂. 如果有足夠的羅馬人民從中獲得的
歡樂超過該基督徒的痛苦, 從功利主義的角度來看, 這似乎是一種道德的應當. 但這
真的是應該的嗎?
 
書中也提到功利主義的可能反駁, 這樣的舉動可能會敗壞民風, 也怕哪一天自己也
會被丟去餵獅子, 如果害怕的人夠多, 可能壓倒餵獅秀帶來的歡樂. 因此從功利主義
的角度來看, 在計算可能的害怕, 不一定會支持這種行為. 但作者認為如果僅僅只是
這樣的考量跟計算, 不覺得遺漏了什麼道德上很重要的東西嗎?
 
書中又提到另一個嚴刑逼供的例子, 如果有一顆定時核子裝置正等著引爆, 你是中情
局負責人, 逮到一名恐怖分子嫌疑犯, 到底應不應該嚴刑逼供? 從功利主義的立場來
看, 強加痛苦於一人, 以避免千萬人之死傷, 這樣做是合乎道德的. 
 
但有些人主張人權與人格尊嚴具有某種無關功利的道德基礎. 功利主義者會反駁, 只
要人命多到某一程度, 連最徹底的人權捍衛者也會很難再堅持「在道德上寧願損失大
批無辜性命, 也不願對一名可能知情的嫌疑份子動刑」
這樣的理念. 
 
但是如果情境變成將嚴刑逼供的對象改為拷打對他爸爸的恐怖惡行完全不知的
小女兒, 就算為了拯救數以千計無辜者, 道德也是允許的嗎
?
這才是對功利主義
原則的終極考驗.
 
2. 不同價值之間有單一的度量衡嗎?
 
每個人偏好都是同等輕重.  這種全不做主觀判斷的精神, 正是功利主義最吸引人之處.
但是所有的禍福利害得失, 其價值觀難道都可在毫無損失的情況下轉換成單一貨幣嗎? 
 
政府及企業決策經常使用的成本效益分析, 就是基於這種功利主義的邏輯. 但在牽涉
到人命的價值議題, 這種方法就充滿爭議了, 書中舉了以下的幾個例子來凸顯這樣的
爭議.
 
肺癌的好處—未考慮人命的價值
 
捷克政府在2000年擔心抽菸會造成醫療成本上升, 打算提高菸草稅. 菸草巨頭菲利浦
莫里斯為了阻止增稅, 就委外製作一份國民抽菸對政府預算的成本效益分析, 這份研
究指出, 政府從國民所獲得的利益大於損失. 理由是, 雖然老煙槍活著會造成較高的
醫療費用, 但會比較早死, 幫政府省下一大筆的醫療, 勞退, 老人住房的費用. 如果計
入抽菸的「正面效果」--菸草稅的收入, 因為早死而節省的花費國庫一年淨益是1億
4,700萬美元. 
 
這份報告造成群情譁然及菲利浦莫里斯執行長的公開道歉, 有人認為, 這一份研究正
好顯示成本效益分析及背後的功利思維為什麼在道德上是胡鬧, 簡直是視人命如敝
屣.

但是對邊沁的信徒而言, 這只是功利主義的錯用, 更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 應把折
壽對吸菸者本人及其家人的所造成的耗損也估算進去. 下面的第二個例子就是因為
把人命的價值換算成錢一樣造成公憤.
 
爆炸的汽車油箱—將人命的價值換算成金錢
 
在七O年代, 一款福特熱銷的小型車Pinto若被後方來車撞上, 油箱就容易爆炸.五百多
人在車中活活被燒死, 更多人嚴重燒傷. 後來發現福特內部的工程師老早就知道油箱
可能造成的危險, 但公司高階在做過成本效益分析中發現, 因為設計不良而造成車禍
燒死燒傷的賠償, 低於召回車輛修改的成本而決定不改正. 他們為燒死一人定價為20
萬美元, 這是美國公路交通安全局算過奪走一條人命要耗費多少成本, 包括未來經濟
減產, 醫療, 喪葬, 受害者的傷痛苦楚都計算在內.
 
陪審團大怒, 判福特必須付給原告250萬美元的補償, 另外還要付1億2,500萬的懲罰
性賠款.
 
但如果陪審團反對的是價碼而非原則, 功利主義者可能就會主張, 要為車禍奪走一條
人命做功利增減的完整衡量, 就必須算進受害者無緣享受到的未來幸福, 而不只是未
來收入減少與喪葬費用. 第三個例子就是把未來幸福也考慮進來的例子, 還是有人不
高興.
 
老年人命折扣—將未來幸福也考慮進來
 
2003年, 美國環保署為了新空汙標準提出成本效益分析, 卻加上年齡修正: 空氣更清
淨可挽救人命一條值370萬美元, 七十歲以上的老人一條命只值230萬. 年輕人還有
更久時間可活, 還有更多幸福可享. 結果引來銀髮族的抗議, 主張政府不應該把年輕
人的性命看得比老人更有價值.
 
從上面幾個實際的案例來看, 功利主義的反對者認為替人命貼上金額根本就是道德
遲鈍.  但成本效益分析的捍衛者卻不同意.  他們認為, 許多社會選擇都有拿人命換
取財物或便利之實, 只是沒明講而已.  人命本來就有價, 不管你承不承認. 例如, 汽
車通行是一定會死人的, 多寡還能預測, 美國一年是四萬多條人命, 但社會並不會因
此放棄汽車.
 
小結

就如功利主義這章一開頭以英國1884年的「木犀草號」船難吃人事件中道德
的兩難點出以下問題: 「道德難道只是人命多寡與成本效益的評估嗎? 或者有些道
德義務與人權是十足基本, 根本凌駕這種計算之上? 如果有些權利是如此基本, 不管
是自然, 神聖, 不可剝奪還是至高無上, 這種權利要如何界定? 其基本又是基本在那
裡?」
在不牽涉到人命時, 功利主義及成本效益分析或許可行, 但在牽涉到人命時,
個人權利與大多數人的幸福應該如何取捨? 兩者之間有辦法換算成同一度量衡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草山無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